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7-8229182

【文化】揭秘营山历史文化及传闻逸事(一)
2017-07-13 10:46
举报

 

揭秘营山历史文化及传闻逸事(一)

 

历史!地理!传说!身为一个营山人,多多少少应该对自己的家乡有所了解。特别是现在咱们“大营山”发展迅猛,风头正劲,声名在外,要是外地的朋友来到营山,跟你打听下营山的某个地方,你都不晓得。问起营山的特色小吃,你都把凉面说成挂面,把油豆腐说成臭豆腐,那就尴尬了。

这里,编者整理一系列资料,介绍营山的历史、文化、名人方面的相关内容,以及传闻逸事,以便大家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名胜地名探源

回龙塔  

营山县城东尽头,有一白塔高耸。前些年塔前有河蜿蜒,碧波塔影,相映成趣。“白塔倒影”在当时为营山古胜景之一。如今,城市发展建设,以此塔为中心,建成了“白塔公园”,成为了广大市民赏景、休闲、锻炼的上佳之地。

白塔原名“回龙塔”,系清道光四年(1824年)孟春建造的石塔。塔呈六棱锥形,高31.2米,座周长22.92米,顶层周长12米,塔分9层,层距下大上小,逐层递减,檐牙高啄,巍然矗立。每层六门,敞闭不等,底层门前镌石为联曰:“砥柱回澜波澄朗水,奇峰拔地秀启绥山。”“回龙塔”三字横额赫然门首,三层“威震江河”,五层“小鹰塔”,六层“光耀紫极”,九层“文运出震”,清晰可见。塔内石级九十二步,为旋梯式结构,盘旋而上,直通塔顶。凭临远眺,绥山巍峨,天高地廻,尽收眼底。

回龙塔建造科学,结构精美,风格独特,别具匠心,为营山保存较完整而又珍贵的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

有传说称,清道光时,有个营山的父母官叫杨上容。有一天看了看县城的风水,见四周峰峦起伏,俨若营垒。县城东西长而南北狭,像一艘船。文庙高处似舵,四条街像船桨,就是没得船桅杆。船无桅杆,肯定就漂泊不定,把不着方向。杨大人认为,这就是营山文风不盛的原因,于是建了白塔,以正文风。白塔建成,好似船桅耸立,虽在激流旋涡中,而船行若定。塔形又像支笔,直指魁斗,文星高照,日月增辉。后人赞曰:“白塔成,文风正,朗水清,乐升平。”

道光六年,用修塔架料建成云凤书院。接着为方便学子安静学习,闭废东门,在偏向东南方向的纸市桥畔另建东门。人们进出东门,都得倒个拐。事有凑巧,改了东门之后的几此科举,营山举子连续“殿翰”的竟达8名,后人流传说“东门倒一拐,一科中八块。”从此,山水奇秀的营山“文运出震”,代不乏人!

小贴士:(古时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依次递进,殿试的前3名就是常说的状元、榜样、探花,剩下的都是进士。每次科举进殿试者人数极少,据说殿试大多由皇帝亲自主持运气好的被皇帝看上的还会许配个公主给你,但大多是许配给前3甲。)

 【天子读书堂】

 太蓬山透明岩侧有秀士岩。旧志载,“巅际有石室,昔人悬布下观有洞,高八尺,阔丈余,内有石床桌凳。相传李特小时候在这里读书”。

李特,字玄休,巴西宕渠郡人。晋时,李特率流民起义,建立成(汉)政权,其子李雄追封父特为景皇帝,母罗氏为皇太后(罗氏,南部县人,现有“皇娘坟”遗迹)。故后人将此山岩洞称为“天子读书堂”,又叫“天子读书台”。据观察,石洞天然而成,地处险境,人迹难至。洞下临数十丈悬崖如劈似削,上际厚数丈突石吐牙如怒指云天。岩下仰观双目难获读收台全貌,登顶俯瞰视线不入洞中之物。古往今来,民间传说众多,未见探迷者实述详情。宋进士雍沿《李特读书台》诗曰:“白云深处一高台,昔日青编(指李特所读史书)漫此开。未审存心有何得,却嗟刘禅是庸才”。清举人侯学修《读书台》诗曰:“一石穿幽径,传闻李特台。读书来此地,寄迹竟难猜。大业乘时去,中原猎骑回。盛衰何足论,刘禅是庸才”。

【文林街】   

 在今营山县城的模范街,明清时叫文林街。民国二十年(1931),军阀杨森二十军旅长李朝信驻防营山。当时绅士科继泉(人称科二伯)在新民村的佃户因放水栽秧,挖断了营蓬简易公路被罚。令其将文林街两旁的木瓦结构平房用青砖砌柱头,建成一楼一底的楼房,整齐美观,从此改称模范街。

有了“文林坊”,就有了“文林街”。“文林”是营山历史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骄傲,又是一种期望,很有纪念意义。为此旧城改造时,将模范街向南延伸的另一条街道命名为“文林街”。

小贴士:(现在的文林街位于正西街与外西街交界向南方向,道路宽敞,整洁明朗。)

【晒尸山】

  鄢本恕、蓝廷瑞,营山黄渡人。明正德三年(1508),在大宁(今巫溪县)率盐工起义,一时间义军“众至十万”。他们高举“贫王天子”之旗,在川、湖、陕边区攻城掠地,杀富济贫,官兵群起镇压。正德五年二月,鄢本恕据汉中,取郧阳,由荆襄东下。蓝廷瑞据保宁,率军路经营山,但绕城而去。四川巡抚林俊一边严令据守各关隘,一边调兵遣将剿杀义军,义军被迫退入陕西西乡山中。

明万历《营山县志》载:明巡抚邵国柱奏掘鄢、蓝祖墓。新版《营山县志》载:林俊军驻营山时,见黄渡景阳山侧鄢、蓝祖墓“扼势要、据形胜”,便派人掘坟晒尸骨,并立“万古禁土碑”。后人遂把该坟所在山称为晒尸山。

鄢、蓝闻祖坟被毁,悲愤已极,发誓报仇。当年秋,挥师入川,克大宁,占通江,袭巴州,直取营山。十一月十四日夜,攻陷。纵火焚城,杀死官兵众多。

【龙王寨·断头垭】 

 龙王寨位于营山县境东南,方园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96.3米。峰峦起伏,山势奇特。在主峰南天门一带,有鳞甲型岩石,俨若一条天然的庞大石龙,它头向西,尾朝东,盘卧大地,民间传称“龙王寨”。这条天然巨龙整个身躯跨越营山、渠县两县八乡镇。营山凉风乡煤炭垭是龙头,柏坪乡金珠山、猫儿寺、西桥镇野猴寨、七涧乡的灯草池等山脉是龙身,龙尾直抵渠县白兔乡河边,纵深10余公里。山上文物古迹众多,风景独特,传说动人。

有传说称,龙王寨这条石龙是青龙化身。有一天青龙修炼大成,想去大海。天神问地母:“青龙想走怎么办?”地母说,如果青龙走了,附近一带百姓必遭劫难,应该把它抓住。后来青龙暗中作怪,被天庭得知,派天兵天将来捉拿。青龙想跑的时候,头被砍断。青龙从此长卧,不再复生。现断头垭可见切口,古人为纪念降龙之事,在山顶建了龙王庙,断头垭处还建了断头寺。

 又传,清嘉庆二年(1797)十月间,农民起义领袖王三槐率众万余,由渠县攻打营山,路过龙王寨。其部下有一朱姓统领,率军来到龙王寨下落锅槽,只见古木参天,怪石林立,前无去路,心生恐惧。寻一老者问路,老人说:“龙王寨下是落锅槽,上是断头垭,前路难行。”朱统领大惊,上则断头,下则落锅,“猪”命休矣。遂拔剑自刎。后人为纪念这位将领,将落锅槽改为王之槽。后来,王三槐率部向东转移时不走王之槽,改道南行,屯兵于龙王寨南侧之登高山。在古老地图上,此山是有名的战略要地。王三槐以为登高山易守难攻,可以拒敌,殊不知此山乃与龙王寨系隔断了的一座孤山。后农军奋力突围,仍被官军杀得一败涂地,尸横遍野。官军获胜,乃将登高山改为得胜山,西桥场改为得胜场。

小贴士:(传说蛇修炼千年为蚺,再炼千年为蛟,蛟五百年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头上长角),角龙五百年为卧龙(不能离开修炼地),再修炼五百年为蟠龙(可以到处走了)再修炼千年为应龙(有翼,可以到处飞,能千变万化).这里的青龙大约为蟠龙的一种,可见龙的修炼还是很不容易的

 

历史名人

【李沂李以宁父子诗人】  

李沂,字艾山,子以宁,号雪樵,为明末清初营山的两位著名诗人。

李沂,少时勤苦力学,才思敏捷,学业大进。明崇祯六年(1633)癸酉科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庚辰科进士。任今安徽凤阳府颍上县知县。初上任时,当时扰民之事迭起,百姓不得安宁。李沂亲问疾苦,统众画策,训练士兵,修理船橹,四面御敌,民赖以安。辞官后寓居颖上,教授诸生,当地名士多出其门下。李沂擅长作诗,所著《壶山诗集》脍炙人口,从学者众。沂将其讲授作诗之诀概括为八字:多读、多讲、多作、多改,作《秋清阁诗话》二千余字,由八字决、劝虚心、审趋向、指陋习、戒轻梓、勉读书六部分组成,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清诗话》收录并给予高度评价。

李以宁,清康熙二十三年(1654)甲子科举人。以宁天资聪异,沉潜嗜古,中举后,任广东省西宁县知县,于士民教养有方。辞官归里后,著有《绥山诗草》行世。在清乾隆版、同治版《营山县志》中留有十三篇歌赋,六千余字,其中一千五百余字的《峨眉山赋》被《四川通志》选载。

李沂卒于颖上,以宁扶柩归葬于城东三十里高笋沟;李以宁去世后安葬于城郊翠屏山南。

【冯玉祥除暴安良】

 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命陆军少将混成旅旅长冯玉祥驻川北,冯经巴中、平昌、仪陇开往营山。农历十月初四日,冯到老林剿匪,四五千官兵分头驻文昌宫、邓家祠堂、关帝庙、禹王宫、财神楼、鸡神庙等地,不驻百姓家,军纪严明。冯知老林一带匪患猖獗,百姓深受其害。到老林后,便召集各乡负责人开会,开展剿匪工作。一月之内,抓获匪首匪徒百余人。巨匪陈兆祥、赖桂山、郑绰然及匪徒百余人被杀,通匪者亦受惩办。明德乡绅粮陈子元窝藏匪首郑绰然(郑老大王),被罚款八百块大洋,用来修通双河到老林的石板道路。

冯玉祥在老林一带剿匪后,这里治安明显好转。老百姓说:冯大人部队军纪严,买卖公平,爱护百姓。他调走后,百姓为他立德政碑五座,上书“除暴安良”。

【邓锡侯少城誓师】

 邓锡侯(1889—1964),营山回龙乡人。民国5年(1916)1月,营长邓锡侯奉命率部赶往叙永参加护国军讨袁战争,因作战勇取,受到护国军总司令蔡锷的嘉奖。之后升任团长、旅长、师长,就任靖川军第六路军司令,参加驱逐滇黔军出川战争。民国16年任国民革命军二十八军军长。民国24年,蒋介石授邓上将衔。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邓请缨抗日。10月19日,被任命为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率军赴山西前线作战。临行前,邓在成都少城公园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上慷慨陈词:“这一回是全面抗战,其目的在求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生存,与往年大大不同了。自从芦沟桥事变发生,前线将士和民众伤亡累累,许多地方成了焦土。每一思之,令人痛心疾首,我们军人早已认清了自己的责任,救国未敢后人。我记得司马穰苴说过: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则忘其身。我们现在把家也忘了,亲也忘了,身也忘了,前赴后继,不计牺牲地干,最后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会后,邓又召集官兵训话,勉励大家以国家民族为重,英勇杀故。之后部队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资料整理):萧志成

(编辑):唐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推荐阅读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